三坊七巷-福建旅游景点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心,街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其古老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40公顷,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等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人杰地灵,自古为“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三坊七巷美术馆
是旧时南后街上有名的当铺,先改建为以收藏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名人书画为主的专业美术展馆,该展馆分为上下两层,展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冰心、林长民、陈子奋等人的字画、印章百余幅。
林则徐母亲故居
是三坊七巷里唯一由社区居民自掏腰包进行整修并免费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2006年6月,原南街街道干部赵建明在征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后,自筹资金5万元对其进行整修,恢复了故居的客厅和卧室原貌,开放后并亲自担任讲解员。
林觉民冰心故居
位于南后街北口西侧与杨桥巷交汇处,杨桥路17号,为清代建筑,主体建筑三进,占地面积694平方米,坐西朝东,四面风火墙。前门临后街,门头房曾作为“万升桶石店”。大门改在杨桥路。该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銮恩。谢家一直住至20世纪50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居此。现院内辟《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
二梅书屋(福建省民俗博物馆)
位于郎官巷西段南侧25号,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进士林星章宅院,因院内种植两树梅花而得名。始建于明末,清道光、同治间及民国时期几次大修。坐南朝北,前后、左右共五进,占地面积2434平方米,自郎官巷通达塔巷。现作为福建省民俗博物馆,其中集中展示上千件明清家具、字画等文物,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文物价值最高的明清家具展示馆。
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严复自1920年底回到福州,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其购置这处住宅,此后一直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
水榭戏台
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1851)为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从西而东,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皆用穿斗式木构架,总占地面积2675平方米。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最大的宅院。
小黄楼
位于黄巷中段北侧36号,现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存放有乾隆十六年进士刘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史载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原黄氏入闽聚居此巷,黄巷因此而得名。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居此,建楼阁曰黄楼;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前期为林枝春所居;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归梁上治、梁上国兄弟,后传梁章钜;后其女梁环姿、女婿赵新居之。
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南后街澳门路,筹建于1961年,1982年对外开放。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和“林则徐史绩展”两大部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是全国林则徐文物收藏中心、林则徐精神展示中心、林则徐资料研究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林则徐专题纪念馆。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天后宫
位于郎官巷中段,为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祀“天后妈祖”,临街辟三门,墙额造型独特。内有戏台、藻井,木构件雕刻精美。郎官巷西接大小水流湾,内河与闽江相通,是早期水上交通道口。天后宫成为三坊七巷历史地理位置变迁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