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揭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之谜
人们常说,有山无水太枯燥,有水无山太单调,有山有水才美妙。
凡是到过甘肃旅游的人,没有不到鸣沙山的,没有不看月牙泉的,凡到过鸣沙山和月牙泉的人,无不被他们的神奇造化所吸引、所陶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茫茫沙漠中的湖水奇观。鸣沙山下,一眼泉湖,在沙丘环抱之中,湖水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山为流沙积成,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得名鸣沙山。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沙泉共生,妙造天成。
敦煌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之谜很多,最大最基本的有三个:分别是鸣沙山的沙子为什么会响?月牙泉是怎么形成的?鸣沙山·月牙泉为什么会长期和谐共生?今天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小编给你揭秘敦煌鸣沙、奇泉共存之谜。
●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声响之谜
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鸣沙山处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绵延40公里,南北最宽可达20公里,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1715米。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 五色沙粒细软滑圆,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山形美观,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鸣沙鸣沙,顾名思义,鸣沙就是会鸣叫的沙子,或者叫发出声响会“唱歌”的沙子,有人将之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的乐章。”这就是在《敦煌县志》中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的“沙岭晴鸣”。鸣沙山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所谓“自鸣于天”,意思是不需要人力,自然而然发出的鸣叫。据史书记载,即使是在晴朗的天气,风停沙静,沙山山体也能发出“丝竹管弦”一样的美妙声音,这声音能够传得很远很远,在敦煌城中都可以听到。
另一种是“和声于人”,意思是应和人的活动而发出声响。东汉辛氏《三秦记》中说:“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沙子就会发出如“鼓角”一样的声响,就连我们的脚也能感受得到沙粒的震动。当我们从山上滑下时,山体随即发出嗡嗡隆隆的鸣声,轰然作响。1990年端阳节,敦煌市体委等单位举办了鸣沙山滑山运动会,当时有200多人参加的参赛队一起滑下时,山谷中传来隆隆的响声,最高音量达82.5分贝,这种声音响度大,传播远,颇具节奏,恰如战斗机群低空飞行,由远至近,由近至远,声音雄亮,经久不息。甘肃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
可见,鸣沙山的“鸣”指不同情况下的两种声音。对于鸣沙发出的声音,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鸣沙鸣沙,真是“鸣不虚传”!鸣沙山为什么会发出这般的声音呢?
目前主要的论点可归结为三种说法,即静电发声说、摩擦发声说和共鸣放大说三种。第一种静电发声说认为,通过人力或风力推动沙粒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众声汇集,即成大声。
第二种摩擦发声说认为,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而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裂爆声,众声集合而成大声。
第三种共鸣放大说认为,沙山群峰环绕一周形成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及滑沙时引起的气流活动而产生的呼啸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于是形成巨大声响。
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勘测和研究,发现鸣沙山发出声响的原因,与沙粒的排列结构、摩擦振动以及鸣沙山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沙子能不能发出声响,关键要看沙粒表面有没有“共鸣腔”,也就是一些小小的孔洞。鸣沙山的沙子,经过长期风蚀、水蚀及化学溶蚀,成为表面光滑而又多孔的球状沙粒,这些孔洞就成为发声的音箱。这样的沙粒,当遇到风吹、滑沙等外力使它快速运动时,就会因为互相摩擦、碰撞而产生微弱的振动声响。无数沙粒的声响汇聚在一起,产生“共振放大”的效应,从而使我们能够听到沙鸣的声音。加上我们看到的沙山地形,四周几乎都是山峰,只有东北面留有一个缺口,中间形成了一个低谷,这又是一个天然的共鸣箱。当人们滑沙导致流沙急速下泻而发出声响时,这种声音一方面因为共振而被放大,另一方面又因为特殊的地形而形成雷鸣一样的巨大回声。
●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奇泉形成之谜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面积13.2亩,平均水深1.5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著名歌手田震在歌中唱道: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遂月牙泉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称。月牙泉的种种神奇之处和她美丽动人的形态,引得无数游人流连忘返,文人墨客至此,也会情不自禁地作诗歌咏,赞不绝口。如清代苏履吉《月牙晓澈》说:“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一弯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风卷沙飞终不到,泉含止水正相生;歇来亭畔频游玩,吸得茶香自取烹。”“月牙晓澈”也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 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月牙泉有三宝: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鸣沙山的沙子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月牙泉南岸的小花罗布红麻是泉边独特而唯一的保健中草药,加工成茶叶后PH值呈弱碱性,降血压、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对高血压、高血脂、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头晕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有明显效果,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故汉代称之为沙井,唐代又名药泉。
对于月牙泉的形成,不少自然科学家和地质学家也曾产生过种种推测和看法,主要有五种看法:(1)认为月牙泉是下部承压水通过天窗向上产生补给的自流泉,或称之为“上升泉”;(2)认为是断层泉;(3)认为是风成湖,即风蚀达到潜水面的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的内湾部分形成的月牙湖;(4)推断为南部基岩裂隙水或沙漠区地下水补给的溢出泉;(5)推测认为月牙泉是古河道残留湖。以上看法中,持“古河道残留说”的人比较多,认为月牙泉是党河的一段古河道,若干万年前,古党河改道从鸣沙山南麓流过,此后,河道又发生迁移,原来的古河道大部分被埋没,仅月牙泉一段残留下来,由于地下潜流在此处出露,形成了众多泉眼,聚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持久不涸。
实际上,经过论证以上有的说法是无法成立的,有的看起来有些道理,也不是月牙泉形成的根本原因。目前比较完美的解释是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所尹念文提出的三因素说。月牙泉是在具备松散的地质结构,低洼的地形条件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构造运动、流水及风力地质作用是月牙泉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条件。
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奠定了月牙泉下部较为单一的松散的地质结构,这种地质结构为泉域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条件。月牙泉低洼地是党和冲洪积扇和西水沟冲洪积扇间洼地后经风湿等作用形成。由于月牙泉所处位置正好处于月牙泉的党河冲洪积扇和西水沟冲洪积扇东西两侧,随着两个冲洪积扇沉积物的不断扩展和堆积,使两扇体相邻的两个边角逐渐靠拢并形成对接,由于沉积物的堆积主要分布于水流流线辐射范围之内而辐射区外围,特别是扇间洼地一般很难接受大量的沉积物,或只能接受少量的细颗粒的堆积物,而冲积扇逐渐堆积变高,扇间形成相对洼地的地形,这种地形恰好成为月牙的形状。该洼地此后又经过风蚀,当风蚀至地下潜水面时,地下水出露成泉。尽管现代风沙的堆积使西部和北部构成了泉域与外围冲积扇平原的地表分水线,但由于风沙下部数百米厚的第四系疏松堆积物,泉域地下水与外围平原区地下水仍然形成了一种天然的补、进、排关系和水利联系,其补给与排泄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在大型水利工程修建和地下水大量开采之前,敦煌盆地区域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在这种较高位置的条件下,地下水经过地下径流进入泉域后,在地形较低的洼地溢出地表,即形成了月牙泉。其中较高的区域性地下水位是月牙泉形成的主要条件,也是月牙泉保持数千年而不干涸的根本原因。
●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生之谜
月牙泉与鸣沙山形影相伴,成为这一景观的奇中奇、美中美,千百年来,月牙泉始终与沙山相伴,周围沙山重重,流沙环绕,按照常理,泉水处在这样沙山的包围之中,极容易被沙粒埋没。但是,让人称奇的是不管有多大的风沙,沙子都不会被吹到泉水之中。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绵历古今,沙不填之”的天下奇观!
月牙泉处于沙山的重围之中,而又不被填埋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与月牙泉周围独特的山形地貌和风向有关。由于月牙泉周围都是高耸的沙峰,只有东北有一个较宽的缺口。显然,这样的地形对月牙泉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沙子不会自己移动,只有借助于风的力量才能进入泉区,而月牙泉周围独特的地形正好巧妙地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东北虽然有较大的缺口,但敦煌很少刮东北风,偶尔刮东北风,也会被东边的沙丘阻挡,使沙子不能进入泉区。敦煌多北风,风力也大,不过北面是大片的绿洲,来沙量不大。风小时,沙子难以越过北边高耸的山峰。风大时,沙子会顺着北坡向上漂飞,从而越过月牙泉上空,落到南山中去。
敦煌地区的西北风最多,风力也强,对月牙泉的威胁最大。不过,当西北风沿着山坡下来时,风向发生改变,向西南吹去。部分进入泉区的风,遇到的是一个环形山洼,形成向上作离心运动的旋风,反而把带来的沙子和白天被游人踩落的沙子吹向四周的山坡或者抛向山峰的背面。所以,风沙不仅没有埋没月牙泉,而且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由于白天爬山、滑沙等活动被大量踩落的沙子,到了第二天又神奇地恢复原貌了,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